BC
930
|
920 |
910 |
900 |
890 |
880 |
870 |
860 |
850 |
840 |
830 |
820 |
810 |
800 |
790 |
780 |
770 |
760 |
750 |
740 |
730 |
720 |
710 |
700 |
690 |
680 |
670 |
660 |
650 |
640 |
630 |
620 |
610 |
600 | |
590 |
580 |
570 |
560 |
550 |
540 |
530 |
520 |
510 |
500 |
490 |
480 |
470 |
460 |
450 |
440 |
430 |
420 |
410 |
400 |
390 |
|
930-913
|
|
|
910-869
|
|
848-841
約蘭 8年
|
|
841-835
亞她利雅 7年
|
835-796
|
796-767
|
|
750-733
|
733-715
|
|
696-642
|
|
640-609
|
|
608-597
約雅敬 11年
|
|
596-586
西底家 11年
|
|
|
|
|
??-848?
|
|
< 841-??
|
??-797?
|
|
740-686?
|
|
626-586
|
586?
|
|
538-516?
|
|
479-??
|
|
458-433?
|
|
|
??
|
|
664?-612?
|
|
606-536?
|
|
520-516?
|
|
445-??
|
|
|
628-609?
|
|
608-597?
|
|
592-570?
|
|
520-516?
|
|
440?
|
433?
|
|
930-909
|
|
908-886
|
|
|
885-874
|
874-853
|
|
852-841
|
841-814
|
814-798
|
798-782
|
|
|
|
752-742
米拿現 10年
|
|
740-732
比加 20年?
|
732-722
|
|
??
|
|
??
|
|
810?-783?
|
|
756?-722?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606
巴比倫 把猶大變為傀儡國 ( 迦基米施大戰後) 巴比倫 第 1 次擄走猶大貴族,包括但以理
|
|
597
巴比倫 第 2 次擄走猶大貴族,包括以西結
|
|
586
巴比倫 第 3 次擄走猶大貴族,猶大正式滅亡 聖殿全毁
|
|
|
|
|
|
|
|
|
|
波斯帝國 君王 |
古列 (居魯士) 559-530
|
岡比 西斯
|
大利烏一世 (大流士) 522-486
|
薛西斯 (亞哈隨魯) 486-464
|
亞達薛西 464-423
|
大利烏二世 423-408
|
|
巴比倫帝國 君王 |
那波帕拉薩爾 626-605
|
尼布甲尼撒 605-562
|
4 王
|
伯沙撒 556-539
|
使用時間表需知:
|
聖經稱讚的王,一生沒有敬拜別神的記載 |
|
聖經曾稱讚的王,但晚年失手,敬拜別神 |
|
聖經責備的君王,一生敬拜多神或拜偶像 |
|
以色列多有謀朝篡位,因此以紅藍相間的皇冠,來劃分不同家族 |
|
|
奉神差遣的先知 [附註聲明 1] |
|
奉神差遣的祭司 / 其他事奉者 |
|
612 |
金色為實證年份 |
609 |
灰色為推算年份 |
*電腦版本具備更多資料*
1045-1005 BC | 撒上9-31
- 20-50 歲之間登基 [參考掃羅生平時序]
- 新約描寫他作王 40 年 (徒13:21),但學者估計他統治的年期由 20 至 42 年不等 [參考掃羅生平時序]
- 被上帝初立為王的時候,謙虛有禮,看自己為小 (撒上9:21, 10:22, 15:17),神亦與他同在 (撒上10:9-11, 11:6-11)。可惜他後來陸續違背神的命令,未能真誠悔改
- 延續過往士師的統戰角色,多次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外敵入侵 (撒上14:47-48)。最終,與三個兒子在一場對非利士人的戰役中陣亡 (撒上31)
1005 - 970/965 BC | 撒上16 - 王上2:11
- 10-15 歲之間被撒母耳膏為王 (撒上16:1-13),約 20 歲開始逃亡,躲避掃羅,時歷約有 10 年之久 (撒上19:11-撒下2:3) [參考掃羅生平時序]
- 掃羅死後登基,當時 30 歲 (撒下5:4),在希伯崙作王 7.5 年,統治猶大和西緬支派 (撒下2-4) [附註聲明 2]。後在耶路撒冷作王 33 年,統治全以色列 (撒下5:1-王上2:11) [參考大衛登基之路]
- 列王中為神最愛,這不是因為他沒有犯罪,而是他每次都願意真誠悔改 (撒下11:1-12:25, 24),他也從沒有敬拜事奉別神。他依靠神、順服神吩咐的心,也是上帝所欣賞的
- 神信守對大衛的承諾 (撒下7:8-16),讓他的後裔能一直當上猶大的君王 (除亞她利雅為他後裔之妻外),直至西底家為止。神同時也以大衛為標準,去評價他後裔愛祂的心 (王上15:3, 代下34:2)
- 一生編寫許多詩歌,表達他信仰上種種的經歷,被收輯於 <詩篇> 內
970-930 BC | 王上1-11 ; 代下1-9
- 在未出生前,神已命定非長子的他繼承王位,又要他完成建殿的工作 (代上22:9-10;王上2:15);出生時也深得神的喜愛 (撒下12:24-25)
- 父親常教導他遵行神的律法,又囑託眾首領輔佐他 (代上22:12-19);父親晚年亦扶助他登基,當時約 20 歲,作王 40 年 (王上1:5-53, 3:7, 11:42)
- 一生愛神,遵行神的命令 (王上3:3-28)。在他領導下,國土擴張,四境平安,只有1次對外戰爭 (王上4:20-24;代下8:3)。他用了7年時間興建聖殿、13年建造皇宮 (王上6:1-38, 7:1-12)
- 可惜,晚年娶了許多外邦女子為妃嬪,隨從她們敬拜別神,惹神發怒,神宣告只留下 1 個支派給他兒子 (王上11:1-13)
- 從他晚年編寫的 <箴言>、<傳道書> 來看,他後來應該有悔悟,深感一切宴樂,只像幻夢一樣,轉眼逝去,惟有遵行神的道,才能永遠長存 (傳1:1-2;箴1:1, 9:10)。他亦透過 <雅歌> 表達他對信仰的體會 (歌1:1)
1005-1003 BC | 撒下2:8 - 4:12
- 掃羅的兒子,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40 歲 (撒下 2:10)
- 作王 2 年,統治除猶大和西緬支派之外的全以色列 (撒下2:10) [附註聲明 2]
撒上1-16, 25:1, 28
- 孩童時被母親哈拿帶到示羅的會幕裡事奉,由身兼士師及祭司的以利養育成人 (撒上1-2)
- 少年期受呼召終生作士師 (撒上3:1-14,7:15),對神非常忠心,因此神讓他突破以往士師的支派領導角色,助他統領全國、振興信仰、戰退外敵 (撒上3:19-21, 7:2-16)
- 年老後退居於家鄉拉瑪瑣非,把士師職責交給兩位兒子,可惜兒子不行主道,百姓因此要求他為他們立王 (撒上8)。他雖然不喜歡這要求,但始終忠心扶助掃羅,亦多次因神放棄掃羅作王而憂愁 (15:10, 15:35)
- 膏立大衛之後,再沒有觸及國事,也沒有見掃羅,直至離世 (撒上15:34-35, 16:1-13, 25:1)。聖經沒有交待他死亡的細節,學者只能粗略估計他約於 1010-07 BC 之間離世 [參考掃羅生平時序:撒母耳離世]。因掃羅登基時他已年老 (撒上12:2),普遍學者認為他享壽許多年
930-913 BC
王上12:1-24, 14:21-31 ; 代下10-14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41 歲,作王 17 年 (王上14:21)
- 父親晚年過度大興土木,勞工階層過度受壓,因此人民請耶羅波安幫忙向他求情,希望能減輕苦工及重稅的壓力。但他輕視民眾的要求,引致國家分裂,只統治猶大、便雅憫和西緬地區 (代下10:1-11:12) [附註聲明 3]
- 作王首 3 年遵行神的話、又吸納了所有原散居於全以色列地的祭司和利未人 (代下11:13-17)。王國穩定後,郤對神時順從、時背叛 (代下12:1-2, 12, 14)
913-910 BC | 王上15:1-8 ; 代下13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3 年 (王上15:2)
- 沒有效法大衛那樣順服神 (王上15:3),但神仍然助他多次戰勝耶羅波安 (代下13:2b-20)
910-869 BC | 王上15:9-24 ; 代下14-16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41 年 (王上15:10)
- 一生遵行神的話,在各城鎮除掉丘壇、修築神的殿、又吩咐人民尋求神,遵行神的律法 (代下15:8-15)
- 直至作王第 36 年,性情有變,依賴神的心減少 (代下16:1-9, 12),又囚禁責備他的先知及虐待一些百姓 (代下16:10)
- 於最後 3 年,患了嚴重腳病 (代下16:12),兒子約沙法於末年攝政
848-841 BC | 王下8:16-24 ; 代下21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32 歲,作王 8 年 (王下8:17)
- 娶了以色列王亞哈的女兒亞她利雅為妻,不但受暗利王朝拜偶像之風影響 (代下22:2-4),後來更惹來滅門之禍 (代下22:10-12)
- 作王後殺死全部 6 位弟弟,又行神看為惡的事,連以色列的先知以利亞也曾寫信警戒 (代下21:4-7, 11-15)。在位期間,以東及立拿叛變脫離猶大 (代下21:8-10)
- 於末後 2 年,腸道患了絶症而死,死後沒人思慕 (代下21:18-20)
841 BC
王下8:25-29, 9:16-29;代下22:1-9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22 或 42 歲,作王 1 年 (王下8:26;代下22:2)
- 行神看為惡的事。在一次他到以色列探望戰傷的約蘭王時,被叛變約蘭的耶戶順道殺死 (王下9:1-28)
835-796 BC | 王下12:1-21 ; 代下24
- 亞她利雅被殺後登基,當時 7 歲,作王 40 年 (代下24:1),與養育他的姑丈、大祭司耶何耶大關係密切
- 耶何耶大在生的日子,他都遵行神的話 (王下12:2),更重修被父親及伯父所破壞的聖殿 (代下22:1, 24:4-14)。可惜耶何耶大死後,他不單敬拜別神,更因為祭司撒迦利亞 (耶何耶大的兒子) 勸諫眾民,派人到聖殿內院裡殺死他 (代下24:17-22;路11:50-51)
- 最終患了重病,並在床上被臣僕所殺,死後沒有與列王同葬,只葬在大衛城 (代下24:17-27)
796-767 BC | 王下14:1-22 ; 代下25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25 歲,作王 29 年 (王下14:2)
- 大致遵行神的話,但心不純正 (代下25:2),後來亦拜外邦的神 (代下25:14-16)
- 在猶大城鎮被一些以色列人掠劫後,他要與以色列王約阿施打仗,但卻大敗,並被對方拆毀一段耶路撒冷城牆,又被擄掠財寶及人質 (代下25:5-24)。最終被背叛的人所殺 (代下25:27-28)
750-733 BC | 王下15:32-38 ; 代下27
- 於父親烏西雅末年攝政,當時 25 歲,作王 16 年 (王下15:33)
- 一生遵行神的話,又修建聖殿,只是不願進入聖殿敬拜,又容忍百姓敬拜偶像。他承接爸爸的成就,繼續大興土木,又使亞捫人臣服他 (代下27)
729-686 BC | 王下18-20 ; 代下29-32
- 有學者認為他約 11 歲開始與父親共同攝政 14 年 (729-715 BC)
- 25 歲正式登基,登基後作王 29 年 (王下15:33)
- 對神的忠誠只謹次於大衛 (王下18:5-6),發起前所未有的宗教改革 (王下15:33;代下29:3-31:21),因信靠上帝而拒絕依附亞述,又重新佔領非利士地 (王下18:7-8)
- 亞述滅了以色列後,舉兵圍困耶路撒冷,在極大危難中,他依靠神而得保護 (王下18:13-19:37;賽36-37)。從考古中亦發現,他在耶路撒冷城西加建一城,收容以色列難民,又建儲水池為打仗作準備 (代下32:5,30),參考耶路撒冷的古今
- 約 40 歲大病,蒙神應允多賜 15 年壽命 (賽38),但後來他越發驕傲,向巴比倫王炫耀國力 (代下32:24-31, 賽39),埋下國家後來被滅的伏線
642-640 BC
王下21:19-26 ; 代下33:21-25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22 歲,作王 2 年 (王下21:19)
- 跟隨父親悔改前的惡行,行神看為惡的事,後來被臣僕背叛,在宮中被殺 (代下33:22-25)
640-609 BC
王下22-23:30 ; 代下34-35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8 歲,作王 31 年 (王下22:1),一生遵行神的話,所推行的宗教改革可分為 3 階段:
- 作王第 8 年 (16 歲),開始尋求神 (代下34:3a)
- 第 12 年 (20 歲,628 BC) 開始除去偶像及邱壇 (代下34:3b-7)
- 第 18 年 (26 歲,622 BC),因修葺聖殿而發現摩西律法書,從此進行宗教大改革,也舉辦了自撒母耳以來,最大型的逾越節禮儀 (代下34:8-35:19)
- 他所發現的摩西律法書,估計曾被亞瑪謝使用過 (代下25:4),後來可能有人把它隱藏,免被亞哈斯、瑪拿西等燒毀
- 後來,當埃及王帶兵上亞述,預備一同對抗巴比倫時,約西亞不聽神的勸告,企圖攻擊路過的埃及王,最終戰死沙場,連耶利米也為他寫哀歌 (代下35:20-25)
609 BC
王下23:31-34 ; 代下36:1-4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23 歲,作王 3 個月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23:31-32)
- 自父親死於埃及王的手後,埃及乘勢進迫,先廢除約哈斯,把他監禁於哈馬,改立他哥哥約雅敬作王,又罰猶大許多金銀 (王下23:33-34)
- 埃及王後來更把他帶到埃及,他就死在那裡 (王下23:34;代下36:4b)
608-597 BC
王下23:35-24:7 ; 代下36:5-8
- 約哈斯的兄弟,原名以利雅敬,於 608 BC 被埃及王所立,並被改名為約雅敬,當時 25 歲,作王 11 年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23:34-37)
- 猶大正式成為埃及的附庸國,需不斷進貢 (王下23:35)
- 巴比倫於 609 BC 滅了亞述,又於 606 BC 在迦基米施擊退埃及軍 (耶46:1-2),埃及退回本土,巴比倫乘勝奪去埃及所有佔地,包括猶大 (王下24:7,1)
- 約雅敬 3 年後背叛巴比倫,巴比倫王上來把他及一些貴族 (包括但以理) 擄去,為第一次被擄 (王下24:1;代下36:6-8;但1:1-4)。有學者推測他之後被釋放,返回猶大作傀儡王,直至慘死在猶大 (王下24:6)
597-596 BC
王下24:8-17 ; 代下36:9-10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18 歲,作王 3 個月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24:8-9)
-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於作王第 8 年,上到猶大,擄走已投降的約雅斤、貴族領袖、勇士和工匠共 10,000 人 (第二次被擄),又把聖殿及王宮裡所有的財物取去,只餘下最貧窮的百姓和少許領袖 (包括被國民藐視苦待的先知耶利米) (王下24:10-17;耶24)
- 在被擄後 37 年 (約 560 BC),到了以未‧米羅達作巴比倫王第 1 年,他被以未‧米羅達釋放及優待直至死亡 (王下25:27-30)
596-586 BC
王下24:18-25:21 ; 代下36:11-21
- 約雅斤的叔父,巴比倫王擄走約雅斤後,立他作傀儡王,當時 21 歲,作王 11 年,行神看為惡的事 (代下36:10-12)
- 作王第 9 年背叛巴比倫,引來巴比倫率軍攻城,把耶路撒冷圍困 2 年後攻破,百姓被殺、被擄 (第三次被擄)、聖殿被焚燒、城牆被拆毁,猶大正式亡國 (586 BC) (王下24:20-25:21;耶52:1-30)
- 巴比倫人在他面前殺了他的兒女,挖了他雙眼,用銅鏈鎖著他帶到巴比倫,囚在監裏直至死亡 (米52:8-11)
585-583 BC
王下25:22-26;耶40-44
- 非大衛後裔。巴比倫滅猶大後,立他作省長。雖然忠於巴比倫,他善待百姓,以致不少被分散到各處的猶大人都返回猶大居住;跟耶利米也和平共處 (王下25:22-24;耶40:1-12)
- 從他的處事作風,巴比倫似乎無意過份剝削猶大人,只求政權穩定,人民不生亂,這與亞述對待被滅的以色列很不一樣 (耶40:9-10)
- 後來因為疏於防範,被大衛的後裔以實瑪利所殺,以實瑪利事後逃往亞捫去 (王下25:25;耶40:13-41:15)。以實瑪利的殺人動機,可參爾道自建 (10-11頁)
- 剩餘的領袖因以實瑪利犯了大錯,深怕巴比倫報復,不聽神藉耶利米的忠告,強行把境內所有人,包括耶利米及留在那裡的巴比倫軍官子女,全帶到埃及逃命,最終許多人因巴比倫攻至埃及時死在那裡 (耶41:16-44:30)
872-848 BC | 王上22:41-50 ; 代下17-20
- 於父親亞撒末年攝政,當時 35 歲,作王 25 年 (王上22:42)
- 一生遵行神的話,在各城鎮再次除掉丘壇、教導人民神的律法 (代下17:3-9, 19:4-11)、又勸導以色列王亞哈求問神 (代下18)。執政年間,以東臣服於他 (代下20:1-30)
- 兒子約蘭於末年攝政 (王下8:16)
841-835 BC
王下11:1-21 ; 代下22:10-23:21
- 以色列王亞哈的女兒,猶大王約蘭之妻,把暗利王朝拜偶像之風帶到猶大 (代下22:2-4)
- 除了亞哈謝外,所有兒子皆被阿拉伯軍兵所殺。當亞哈謝也被耶戶殺死後,她立即把王室中所有能繼承王位的後裔都殺了,奪取王位 (代下22:1, 10),作王 7 年 (代下23:1)
- 在她剿滅王室後裔 (大衛後裔) 的時候,亞哈謝的妹妹 (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) 把亞哈謝剛出生的兒子約阿施救了出來,藏在聖殿裡 6 年 (代下22:11-12)
- 到了約阿施 7 歲,耶何耶大走遍各城,召集利未人和族長,一同推翻及殺死亞她利雅,並擁約阿施為王 (代下23:1-15)
792-740 BC | 王下15:1-7 ; 代下26
- <列王紀> 稱為亞撒利雅、<歷代志> 稱為烏西雅,16 歲登基,作王 52 年 (王下15:2)
- 學者估算他先與父親共同執政 25 年,晚年又因患了大痲瘋 (代下26:19-21) 與兒子共同統治 11 年,他只有 16 年獨自作王
- 因他定意尋求上帝,神使他極其亨通及強盛,震懾非利士、阿拉伯、米烏尼、及埃及人;又擴充國界、加強軍力、大興土木 (代下26:5-15)
- 可惜後來心高氣傲,在眾祭司阻撓下,仍堅持直闖聖殿內院,燒香給神。神當下使他額頭長出痲瘋,制止了他。自此,因為痲瘋的緣故,他住在隔離的行宮中,與聖殿隔絕 (代下26:15-21)
733-715 BC | 王下16 ; 代下28
- 父親死後登基,當時 20 歲,作王 16 年 (王下16:2)
- 不單敬拜眾多外邦神明,把兒女焚燒獻祭,後來更從聖殿裡拆下神的壇,放進他為大馬士革的神明所建造的新壇,信仰極其敗壞 (王下16:10-18;代下28:2-4, 22-25)
- 他先後敗給亞蘭、以色列、以東及非利士,各族不單收復亞哈斯父親及爺爺所佔的地,更在猶大境內大開殺界 (代下28:5-19)
- 後來亞蘭及以色列圍攻猶大,神透過以賽亞先知主動承諾保護,但他不相信上帝,反求助於亞述,間接引發亞述後來的稱霸。亞述滅了亞蘭後,也要猶大進貢 (代下28:16,20-21;賽7-10)
696-642 BC | 王下21:1-18 ; 代下33:1-20
- 於父親希西家末年攝政,當時 12 歲,作王 55 年 (王下21:1)
- 敬拜眾多外邦神明,把神像供奉於聖殿裡,把兒女焚燒獻祭,又引誘人民離棄耶和華。信仰的敗壞,比他們進佔迦南時,被他們趕逐出去的異族還要厲害,令神決意要耶路撒冷滅亡 (王下21:1-16, 24:2-4)
- 後來被亞述將領擄到巴比倫,他極其謙卑尋求上帝,得蒙拯救,重掌王權。他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,便重修聖殿,除掉偶像,又要人民只事奉耶和華 (代下33:10-20)
930-909 BC
王上11:26-14:20;代下10:1-11:4, 13:2b-20
- 屬以法蓮支派,年輕時被所羅門委派管理勞工。所羅門晚年離棄神後,神決定讓他作王,管理 10 個支派 [附註聲明 3]。所羅門知道後要殺他,他便逃到埃及 (王上11:26-40)
- 羅波安作王後,人民到埃及找他,請他幫忙向王求情,減輕苦工及重稅的壓力。羅波安不從,引致人民反抗,推舉他作以色列王 (王上12:1-24),作王 22 年 (王上14:20)
- 國家分裂後,散居的祭司和利未人遷到猶大 (代下11:13-17),聖殿又在耶路撒冷。他為了防止以色列人到猶大獻祭,在境內自設丘壇、節期和祭司,又建金牛犢 (王上12:25-33),大大惹惱神,神藉亞希雅先知宣告他的家將被完全滅絕 (王上13:33-14:18, 15:29-30)
- 把首都先後建在示劍、毗努伊勒、及得撒 (王上12:25, 14:17),得撒自此成為以色列的首都直至暗利作王 (王上16:23-24)
909-908 BC | 王上14:20, 15:25-31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2 年 (王上14:20, 15:25)
- 行神看為惡的事。在一場圍攻非利士人的戰爭中,被巴沙背叛所殺 (王上15:26-30)
908-886 BC
王上15:27-30,33-34, 15:27-6:7
- 屬以薩迦支派,殺死拿答篡取王位,作王 24 年 (王上15:28,33)
- 登基後殺死拿答整個家族,應驗了先知對耶羅波安的宣告 (王上15:29-30, 14:1-18)
- 行神看為惡的事,大大惹惱神,神藉耶戶先知宣告他的家將被完全滅絕 (王上15:34-16:7)
886-885 BC | 王上16:8-14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2 年 (王上16:6,8)
- 在喝醉的時候,被軍官心利背叛所殺 (王上16:9)
885 BC | 王上16:9-20
- 殺死以拉篡取王位,作王 7 日 (王上16:15)
- 登基後殺死以拉整個家族及所有男性朋友,應驗了先知對巴沙的宣告 (王上16:11-13, 15:34-16:7)
- 軍兵在軍營中 (當時正圍攻非利士人) 得悉心利篡取王位,便即推舉另一位元帥暗利為王。暗利率領眾兵圍困首都,心利見城被攻陷,就在王宮裡自焚而死 (王上16:15-19)
874-853 BC
王上16:29-22:40;代下18:1-34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22 年 (王上16:29)
- 對神的心時有柔軟 (王上20, 21:17-29),但始終受妻子耶洗別唆使,設巴力敬拜為國教、毁壞耶和華的壇、屠殺神的先知、打壓信徒、任意殺民強搶地業,惹神大大發怒,比之前所有的王都更嚴重 (王上16:30-33, 18:4,19,30, 19:18, 21:1-19)
- 神透過許多先知和事跡誘導他 (包括:取去他兩名兒子的性命、降下極大旱災、以利亞大勝巴力先知、兩度讓他戰勝強大的亞蘭),但他始終沒有真誠回轉 (王上16:34, 17:1, 18, 20)
- 神最終藉以利亞宣告,在他死後,他的家及耶洗別將完全被滅絕,並死無全屍 (王上19:15-17, 21:20-29)。他後來邀猶大王約沙法一起攻擊亞蘭,死於戰場,而神郤救了約沙法 (王上22:1-40)
- 女兒亞她利雅後來篡奪猶大王位,還差點把猶大王室完全剿滅 (代下22)
853-852 BC
王上22:51-王下1:18;代下20:35-37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2 年 (王上22:50-51),執政期間摩押脫離以色列 (王下1:1)
- 行神看為惡的事,也秉承父母親的信仰,敬拜巴力 (王上22:52-53)。一日從樓上的欄杆跌下來而生病,因求告巴力而非耶和華,神藉以利亞宣告他的死訊,他就死了 (王下1:2-18)
852-841 BC | 王下3:1-9:26
- 亞哈謝的兄弟,在亞哈謝死後登基,作王 12 年 (王下1:17, 3:1)
- 雖然除掉了巴力柱像,但甚少求問神,對以利沙也似乎沒惡意 (王下3:2-3, 3:9-15, 5:1-9, 6:8-23)。神曾因猶大王約沙法的緣故,讓以色列、猶大及以東連合的戰線,打敗摩押 (王下3:4-27)
- 神因為約蘭的罪,降下 7 年大饑荒,但約蘭卻認為這是以利沙與他作對的結果 (王下6:24-7:2, 8:1)。後來,他與亞蘭人對戰時受傷,臥病在床時,被叛變的耶戶殺死 (探望約蘭的猶大王亞哈謝同被耶戶所殺) (王下9:1-28)
841-814 BC | 王下9:1-10:36
- 在以利亞向神求死時 (亞哈年代),神已預告他作王 (王上19:15-17)
- 被以利沙的門徒膏立後,他殺死臥病在床的約蘭 (同時殺死正在探病的猶大王亞哈謝),篡取王位,作王 28 年 (王下10:36)
- 他亦把約蘭的母親耶洗別 (亞哈的妻子) 從皇宮的窗向外拋下而死、又把約蘭全部 70 個兄弟斬首,殺盡了他們整個家族 (王下9:1-10:17),正如以利亞早前向亞哈宣告的一樣 (王上21:20-29)
- 完全摧毀巴力信仰,又用計謀把巴力祭司都殺清 (王下10:18-28),可惜他仍拜金牛犢,神便開始削弱以色列 (王下10:29-33)
814-798 BC | 王下13:1-9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17 年 (王下13:1)
- 行神看為惡的事,神因此多次把他們交在亞蘭手裡。約哈斯後來求告神,神便顧念他們,拯救他們脫離亞蘭。可惜,以色列人始終仍拜別神,神最終讓亞蘭滅絕他們的軍隊 (王下13:1-9)
798-782 BC
王下13:10-25, 14:8-16;代下25:17-24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16 年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13:10-11)
- 以利沙臨終前,按神的吩咐祝福約阿施及以色列,可惜因約阿施小信,神只承諾他能打敗亞蘭 3 次 (但已足夠收復一些失地) (王下13:14-25)
- 在猶大城鎮被一些以色列人掠劫後,猶大王亞瑪謝要與以色列打仗,約阿施不願意相殘,但被迫應戰,最終神令以色列打勝,並拆毀耶路撒冷的一段城牆,又取去聖殿及皇宮裡的財寶和人質 (王下14:1-14;代下25:5-24)
753 BC | 王下15:8-12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6 個月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15:8)
- 被沙龍背叛,在百姓面前擊殺他,應驗了神對耶戶的應許,讓他的子孫接續王位,直到第 4 代 (王下10:28-31, 15:12)
752 BC | 王下15:10, 13-15
- 殺死撒迦利雅篡取王位,作王 1 個月 (王下15:10,13)
- 被米拿現背叛殺死 (王下15:14)
742-740 BC | 王下15:23-26
- 父親死後登基,作王 2 年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15:23-24)
- 被將軍比加背叛,死在皇宮裡 (王下15:25)
740-732 BC
王下15:25-31,16:5;代下28:5-15;賽7:1
- 殺死比加轄篡取王位,作王 20 年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15:25-28)
- 曾與阿蘭聯軍攻打猶大,於一天內殺死 12 萬勇士,又擄走婦孺 20 萬人,神派先知俄德警告後釋放眾人(代下28:5-15;賽7:1)
- 後來,被亞述攻取許多土地,又被何細亞背叛殺死 (王下15:29-30)
732-722 BC | 王下15:30, 17:1-41
- 殺死比加篡取王位,作王 9 年 (王下15:30,17:1)
- 亞述攻打以色列首都撒瑪利亞,圍城 3 年後攻陷,以色列正式滅亡 (721 BC)。亞述為了減弱、淡化各戰敗國的文化以加強控制,把部份以色列人分散遷至不同區域 (王下17:6),而留在撒馬利亞的人則與遷入的外族人同住 (王下17:24)
- 有部份以色列人幸運地逃難至猶大,住在希西家在耶路撒冷城西加建的城裡 (代下32:5,30),參考耶路撒冷的古今
885-874 BC | 王上16:16-28
- 心利自焚後,暗利在首都作王,但仍有一半國民擁戴提比尼。約 6 年後,提比尼死後,暗利才正式當上整個國家的王,前後共作王 12年 (王上16:21-23)
- 後來,暗利把首都由得撒遷移至撒馬利亞,提升國家戰略上的優勢,許多學者同意當時為 880 BC。撒馬利亞自此成為以色列的首都直至亡國 (王上16:24;王下17:5-6)
- 暗利王朝 (由 885 BC 到 841 BC 約蘭為止;共約 44 年) 是以色列中第二長的王朝,4 王都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上16:25-26)。猶大王亞她利雅 (841-835 BC) 亦出自這家族,她篡位時差點把猶大王室 (大衛後裔) 完全剿滅
793-753 BC | 王下14:23-29
- 於父親約阿施末年攝政,作王 41 年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14:23-24)
- 是以色列眾王中在位最長的一位。他在位時國家收回失地 (王下14:25-27),正值繁榮階段,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(摩6:1-8)
752-742 BC | 王下15:14-22
- 殺死沙龍篡取王位,作王 10 年,行神看為惡的事 (王下15:14,17-18)
- 他曾殘害國民,又向富豪索取銀子,送給亞述王 (王下15:16,19-20)
王上11:26-40;王上14:1-18
- 寫了 <預言書>,當中記錄了所羅門王的事跡 (代下9:29)
- 按神的吩咐,向耶羅波安宣告,他將會成為 10 個支派的王 (王上11:26-40)
- 當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為了重病的兒子亞比雅,要妻子去見他時,他直言兒子必死,更宣告耶羅波安全家將被完全滅絕 (王上14:1-18)
王上16:1-4,7;代下19:1-3
- 按神的吩咐,責備以色列王巴沙,並宣告他的家將被完全滅絕 (王上16:1-4,7)
- 在猶大王約沙法受邀幫助以色列王亞哈一起攻擊亞蘭,平安回到耶路撒冷後,(亞哈則死於戰場),他按神的吩咐,責備約沙法 (代下19:1-3)
- 曾寫書記錄約沙法王的事跡 (代下20:34)
王下11:1-12:16;代下22:10-24:16
- 在亞她利雅要奪王位的時候,耶何耶大已為祭司。他幫忙收藏剛出生的約阿施,免得他被嫲嫲所殺。7 年後起來,推翻亞她利雅,並扶助約阿施登基 (代下22:10-23:15, 23:20-21)
- 一生致力重振百姓的靈命,包括:要全百姓與神重新立約、摧毀巴力敬拜、重修聖殿、重設聖殿的規範及敬拜禮儀 (代下23:16-19, 24:4-14)
- 他在生的日子,約阿施及百姓都親近神 (代下23:16-19, 24:2,14b),130 歲死後,與列王同葬 (代下24:15-16)
代下24:17-22
- 耶何耶大的兒子,同為祭司,按神的吩咐,公開呼籲百姓回轉,此舉惹怒了約阿施 (代下24:17-20)
- 約阿施不念耶何耶大養育之恩、也不念友情 (他倆理應一起長大),派人到聖殿內院裡殺死他 (代下24:21-22)。及至耶穌憤慨歷世先知及使徒被害,也談及撒迦利亞的死 (路11:50-51)
- 他死後不久,估計約 1 年間 (代下24:23),有人替他報仇把約阿施殺在床上 (代下24:25)
以賽亞書;王下19-20;代下32:20,32
- 於烏西雅年間作史官 (代下26:22),於王去世那年蒙召 (賽6:1);並在烏西雅、約坦、亞哈斯和希西家年間,在皇廷當先知 (賽1:1)
- 事奉期間經歷 3 件大事:(1) 亞蘭及以色列圍攻猶大 (733 BC)、(2) 以色列亡國 (721 BC)、及 (3) 亞述圍城耶路撒冷 (701 BC)。亞哈斯輕視以賽亞 (賽7-8);而希西家卻對以賽亞非常信任,以致他備受國家尊重 (賽37-39)
- 至少有兩名兒子,在亞哈斯年間,大兒子已成年 (賽7:3),小兒子才剛出生 (賽8:3)
- 於事奉年間寫了 <以賽亞書 1-39 章>;至於 40-66 章,有學者認為是他在退休後所寫,亦有學者 (53:08 開始) 認為是由後輩以他的名義,在 100 多年後延伸寫下去。不同新約的書卷都多次引用 <以賽亞書> 的說話
耶利米書;代下36:11-21
- 生於較低級祭司的家庭,於16-25歲蒙召,神曾吩咐獨身 (耶1, 16:1-4)。從約西亞第 13 年 (626 BC) 受呼召起,一直在耶路撒冷作先知,直至亡國 (586 BC) (耶1:2-3)
- 約雅敬討厭耶利米,焚燒他的書,又要殺他 (耶25-26, 35-36, 45);西底家卻經常請教耶利米,但聽後又不遵從,更容許人把他關在監裡及井裡 (耶27-29, 32-34, 37-39)
- 沒有被擄到巴比倫,神讓他一直留在耶路撒冷陪伴守護敵對他 (及神) 的百姓餘民,因此亦親身經歷亡國之痛。在基大利省長被殺後,剩餘的猶大領袖因深怕巴比倫報復,不聽耶利米的忠告,強行帶同他到埃及逃命 (耶40-44)
- 寫了 <耶利米書> 及在亡國後不久寫了 <耶利米哀歌>
俄巴底亞書
- 除了 <俄巴底亞書> 外,聖經沒有他的蹤影
- 此書是因以東人參與掠劫耶路撒冷而寫的,但這樣的掠劫在歷史中至少有 4 次。學者認為,此書可能是在約蘭時期 (848 - 841 BC) (王下8:20-22) 或是猶大被滅不久 (586 BC) (結25:12-14, 36:5) 寫成
約珥書
- 大部份學者認為他在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歸,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牆 (445 BC) 之後,按上帝的感召寫 <約珥書>
- 也有學者認為他於約阿施登基後不久 (約 835 BC),仍是耶何耶大祭司輔政時,出現的人物
- 除了 <約珥書> 外,舊約聖經沒有他的蹤影。從書中的描述,他應與祭司關係密切 (珥1:9-14, 2:13-17),極可能是住在耶路撒冷的居民
- 當聖靈降臨於初期教會的時候,使徒彼得引用 <約珥書 2:28-32> 去解釋門徒說方言的景象 (徒2:16-21)
彌迦書
- 寫了 <彌迦書>,自述在約坦、亞哈斯及希西家年間作先知 (因此與以賽亞同期),出身自鄉村 (彌1:1)
- 聖經中只有耶利米曾提及他,描述他是希西家年代的先知 (耶26:18),與 <彌迦書> 吻合
那鴻書
- 寫了 <那鴻書>,主要預言當時仍強盛的尼尼微城 (亞述首都) (鴻3:1-4,15b-17a) 將會滅亡(鴻1-3),並以挪亞們 (即埃及的底比斯) 被滅一事作為對比 (鴻3:8-10)
- 因為底比斯在 663 BC 被亞述所滅,而尼尼微本身則在 612 BC 被攻破,所以 <那鴻書> 該在這兩個日子之間寫成,並靠近 663 BC,當亞述還強盛的時候
- 除了 <那鴻書> 外,聖經沒有他的蹤影,對他其餘背景一無所知
但以理書
- 身處於第 1 批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大貴族中 (王下24:1;代下36:6-8),並被選入王宮,在王前侍候,估計當時約 16 歲 (但1:1-7)
- 曾與多王共事,在朝中居高位 (但2:48, 6:2),聖經只提及其中 4 王:
- 巴比倫尼布甲尼撒 (帝國首任) (但1-4)
- 巴比倫伯沙撒 (帝國末任) (但5, 7, 8)
- 瑪代大流士 (身份未確定,但應早於或與波斯居魯士同期,而非聖經其他地方所指的波斯大利烏一世或二世) (但5:31, 6, 9)
- 波斯居魯士 (即古列,帝國首任) (但6:28, 10-12)
- 估計活到約 90 歲,多次見異象、說預言。雖然他早期因信仰經歷許多凶險,又多番經歷改朝換代,但神使他後期非常亨通 (但6:28, 12:13)
- 瑪代大流士元年,但以理心煩意亂,因為耶利米所預言的 70 年「荒涼期」快將結束,但仍未見歸期,神向他保證 (但9)。事實上,所羅巴伯帶領猶大人的第一次回歸,在他未離世前發生 (但10:1;拉1:1)
西番雅書
- 有學者認為,他是希西家王的玄孫 (番1:1),來自有財勢的家族,與當時的約西亞王 (希西家王的曾孫) 為王室親屬。也有學者認為他與王室無關
- 寫 <西番雅書> 時約西亞已登基 (番1:1a),但還未開始清除偶像及邱壇 (番1:4-5),因此書寫時間應在 640-628 BC 之間。因聖經描述年輕的約西亞非常順服,理應他會很快回應清除偶像及邱壇的呼籲,所以 <西番雅書> 的寫作時間以靠近 628 BC 的可能性更大
- 相信西番雅後來亦有協助約西亞推行宗教大改革 (代下34:3b-35:19)
哈巴谷書
- 在巴比倫入侵列國時,見到他們的殘暴行為感到震驚及痛心,因而寫了 <哈巴谷書> (哈1:2-6,13,17),書寫時間估計在猶大被侵之時,即約雅敬時期
- <哈巴谷書> 第 3 章是可詠唱的崇拜詩歌,禱文使用了音樂標記 (哈3:1,3,9,13,19),似乎他是在聖殿裏擔任音樂事奉的利未人。次經《彼勒與大龍》也描述他是猶大的先知
- 除了 <哈巴谷書> 外,聖經沒有他的蹤影,對他其餘背景一無所知
以西結書
- 身處於第 2 批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大貴族中,被擄第 5 年 (592 BC),於 30 歲時蒙召作先知 (結1:1-2),事奉至少到被擄第 27 年 (570 BC) (結29:17)
- 主要牧養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大王親貴族,群體約有 3,023人 (耶52:28)。因以西結本身已為祭司 (結1:3),再加上說話引人入勝,頗受長老歡迎
- 以西結被擄時,神讓耶利米看到兩筐無花果的異象,代表神會看顧被擄的人 (耶24)。年老的耶利米又寫信慰問他們,勸他們在巴比倫生兒育女,因為神要他們在那裡待 70 年 (耶29)
- 但以理當時已服待了巴比倫 10 多年,他間接令當地的猶大人獲得安順的生活、宗教的自由 (但有學者認為 <以西結書> 的但以理並不是他 (結14:14-16))
- 以西結蒙召時 30 歲 (592 BC),而但以理被擄時約 16 歲 (606 BC),意即他倆年紀相若
王上17-19, 21;王下1-2
- 在以色列王亞哈及猶大王約蘭期間作先知 (代下21:11-15),主要牧養以色列人。亞哈年代是巴力敬拜最頂峰之時,先知被殘害 (王上16:31-33, 18:4),身為最敢言的先知,事奉之路非常艱鉅
- 神藉他行了許多神蹟,包括用不盡的麵和油、寡婦兒子的復活、降火燒盡濕透的柴、和旱災下的暴雨 (王上17:8-24, 18);他亦多次奉神差遣冒死指責權貴、對抗巴力的先知 (王上18, 21;王下1)
- 神也多次使用超自然的方法照顧他,包括烏鴉的供養、何烈山上的照顧與顯現、降火吞滅敵人、旋風接升天 (王上17:2-7, 19;王下1, 2:1-18)。雖然他曾求死 (有學者認為他當時患了抑鬱),但仍足見神與他的親密關係
- 升天後,他的事奉由徒弟以利沙延續 (王上19)。他預表新約裡的施洗約翰 (瑪4:5;路1:17;太11:12-14),亦曾與摩西在新約時期顯現 (路9:28-33)
約拿書
- 約拿於耶羅波安二世作王時作先知 (王下14:25)
- <約拿書> 記載尼尼微王及人民因約拿的宣講而集體悔改 (拿3),因此有學者認為這件事情有可能發生於 810-783 BC,當亞大得尼拉力三世作亞述王之時 (尼尼微是亞述的首都,因此尼尼微王意即亞述王)。此王與一般外族人不同,他只敬奉尼波神,對約拿所傳講的一神主義,接受程度應該較高
- 他在魚腹的經歷預表耶穌的死及復活 (太12:39-41, 路11:29-32)
何西阿書
- 何西阿應於耶羅波安二世末年開始作先知 (何1:1),直至以色列亡國之前 (沙勒幔 (何10:14) 該是吞滅以色列的亞述王撒縵以色 (王下17:3, 18:9)),當中見證猶大王希西家建立新城 (何8:14)
- <何西阿書> 4-14 章應該是由 10 數篇、橫越約 25 年時間所寫成的講章編撰組合而成。當中運用了許多以色列地方的方言,顯示他可能居住在以色列一段很長的時間
- 他也對下列各項顯示出透徹的瞭解 :獻祭制度 (可能是祭司或與祭司有密切關係)、以色列及猶大的政局 (可能有相當社會地位及學識,與政界有密切接觸)、及各迦南宗教
- 保羅引用 <何西阿書> 的意思 (非直接引用) 來說明福音臨到外邦 (羅9:25-26)
王上19:19-21;王下2-9:13, 13:14-21
- 原以務農為生,成為以利亞的徒弟後 (王上19:19-21),與師父尤其親近 (王下2:1-18),也接續了師父的恩賜與大能力。神藉他行了更多的神蹟,又建立了先知學校 (王下4:38, 6:1-2, 9:1)
- 他事奉工作由亞哈年代開始 (當時以利亞還在),橫跨亞哈謝 (2年)、約蘭 (12年)、耶戶 (28年)、約哈斯 (17年)、及約阿施年代 (王上22:51, 王下3:1, 10:36, 13:1, 13:10),歷時 59 年以上
- 他不單是先知、宗教領袖,也是王的顧問、國家的拯救者 (王下3, 6:8-7:20)。眾王中,應以約阿施最敬重他,因他深感以利沙在政治方面的價值 (王下13:14-19)
阿摩司書
- 出身寒微,原是住在猶大的提哥亞作牧羊人和栽種桑樹的農夫,後被神呼召到以色列作先知 (摩1:1, 7:14)
- 他宣講的時期,正值耶羅波安二世在位,及烏西雅任猶大王之時 (摩1:1),因此他開始事奉的時間應在 767 BC 之後 (烏西雅獨自作王之後)
- 他提及的大地震 (摩1:1;亞14:5),已被當今考古學家在夏瑣找到證據,年代約為 760 BC。他也預言日蝕景象 (摩8:9),學者推算它發生於約 763 BC,因此 <阿摩司書> 應在此時間前寫成
- 除了 <阿摩司書> 外,聖經沒有他的蹤影,對他其餘背景一無所知
拉1-6;尼7-12;哈2
- 猶大王約雅斤的孫子 (代上3:16-19),亦列在耶穌的家譜中 (太1:12-13),當時被立為猶大省長 (該2:21)
- 波斯採用懷柔政策,容許各附屬民族返回原居地居住,並可重建自己的神殿,旨在減低各民族對國家的敵意。居魯士 (即古列) 戰勝巴比倫後 (539 BC),下詔書允許猶大人回國 (拉1:1-3),為第一次回歸
- 只有約 42,360 名猶大人和應,選擇返回耶路撒冷居住,由所羅巴伯率領,他同時帶領眾人重建聖殿 (拉2:64, 3:1-13)
- 可惜建殿工程受到多方阻撓破壞,後來更被迫停工超過 10 數年,直到大流士 (即大利烏一世) 第二年 (520 BC) 才復工 (拉4),4 年後完成 (516 BC) (拉6:15)
- 重建聖殿復工時,所羅巴伯再次率領群眾 (拉5:1-2),神更透過哈該先知多次鼓勵他 (該1-2),但聖經沒有交待他是否工作至聖殿完成
撒迦利亞書
- <撒迦利亞書> 的 1-8 章,記載了 3 個日子,分別在大流士 (即大利烏一世) 第二年 (520 BC) 及第四年 (518 BC) (亞1:1, 1:7, 7:1),他於這期間得到許多異象與啟示
- <撒迦利亞書> 的 9-14 章,充滿了末世性的默示,但卻沒有標示得默示的日期
- <以斯拉記> 也有提及他及哈該先知發出神的訊息後,所羅巴伯等人便開始重建聖殿 (拉5:1, 6:14),估計他協助聖殿重建直至完工 (拉5:2)
哈該書
- 在大流士 (即大利烏一世) 第二年 (520 BC),重建聖殿復工之前,受神的感召,在同一年內 4 次發出鼓勵的訊息,分別給:
- 所羅巴伯 (猶大省長) 和約書亞 (大祭司) (該1:1)
- 所羅巴伯、約書亞和餘下的百姓 (該2:2)
- 眾祭司 (該2:11)
- 所羅巴伯 (該2:21)
- <以斯拉記> 也有提及他及撒迦利亞先知發出神的訊息後,所羅巴伯等人便開始重建聖殿 (拉5:1, 6:14),估計他協助聖殿重建直至完工 (拉5:2)
以斯拉記;尼希米書
- 亞倫的後裔,曾祖父西萊雅大祭司在猶大被巴比倫吞滅之時 (586 BC),死於尼布甲尼撒的手裡 (聖經慣常以「父親」統稱父系長輩) (拉7:1-5;王下25:8, 18-21)
- 為被擄之民的後裔,同任祭司及文士兩職,精通上帝的律法,並教導猶太人 (拉7:6,10,11)
- 亞達薛西第七年 (458BC),王准許他帶同大批猶太人 (並所贈的財物) 返回耶路撒冷,他刻意召集許多利末人,為第二次回歸,距離第一次 80 年、聖殿重建 58 年。但今次回歸的人,男性只有約 1,500 名 (拉7:7-8:32)
- 以色列人才剛經歷亡國的洗禮,歷盡艱辛才等到回歸,但以斯拉一抵達耶路撒冷,便發現第一次回歸的人已再度離棄上帝,與外邦女子結婚生子,他大感震驚及驚惶,向上帝切切求赦免,百姓也痛哭後悔,同意把外邦妻子及子女送返娘家 (拉9-10)
- 及至尼希米來到重建城牆後 (445 BC),以斯拉得到尼希米的協助,整頓百姓信仰、透過需要民眾簽名的公約,讓百姓與神重新立約、又重制聖殿的常規及禮儀 (尼7:73b-13:3)
尼希米書
- 為被擄之民的後裔,在皇宮中工作,是亞達薛西的酒政 (尼1:1)
- 亞達薛西第二十年 (445BC),得知住耶路撒冷的同胞受外族欺凌,一直未能成功重建城牆及城門。皇體恤他的擔憂,送他木材及詔書,又派軍官護送他返鄉,好重修一切後返回皇宮 (尼1:1-3, 2:1-10),為第三次回歸,距離第二次 13 年
- 在他帶領下,百姓同心重建城牆,縱然當中經歷許多困難,包括受到外邦人多方阻攔,以致眾人需要「一手做工,一手拿兵器」,但最終只用了 52 天便把城牆修好,之後也安了城門,並把人口重新分佈 (尼2:11-7:4, 11)
- 之後被皇指派作猶大地的省長,共 12 年之久 (至 433 BC) (尼5:14),讓他有機會協助以斯拉整頓百姓的信仰,他又努力整頓猶大省腐敗的官場文化
- 他 12 年滿後返回皇宮,不久後又向皇告假,回到耶路撒冷,發現各種的信仰腐敗及官場剝削再度出現,不得不採用較強硬的方式再次整頓 (尼13:4-31)
瑪拉基書
- 當時聖殿和城牆已修好多年,但百姓對神的熱情開始消退,宗教活動形式化 (瑪1:6-14, 3:8-11),社會不公義的事增加 (瑪2:14-16, 3:5),與 <尼希米記 13章> 所描述的相近
- 由於瑪拉基所提到的猶大省長不像是清廉的尼希米 (瑪1:8),因此學者推算此書該寫在尼希米第一次返回皇宮之後 (433 BC) 或 第二次返回皇宮之後 (<尼希米記 13章> 之後)
- 除了 <瑪拉基書> 外,聖經沒有他的蹤影,對他其餘背景一無所知
以斯帖記
- 以斯帖自少失去雙親,由堂兄末底改當女兒般撫養 (斯2:5-7)。於亞哈隨魯 (較有可能是薛西斯) 第七年 (479 BC),因美貌被帶入宮中讓王選后。雖然同一時間有許多女子被帶入宮,但王偏愛她,並立她為王后 (斯2:8-18)
- 聖經描述末底改在猶大王約雅斤被擄時,同時被擄 (約於 118 年前) (斯2:6),因此有學者認為此處的末底改實指末底改的曾祖父。以斯帖被召入宮時,末底改應已在皇宮中辦事 (斯2:11,19, 3:2)
- 過了 5 年 (第十二年),因末底改不肯跪拜宰相哈曼,哈曼便密謀要滅絕所有猶太人,他的詭計最終被以斯帖及末底改攻破 (斯3-7)
- 後來末底改更成為了亞哈隨魯的宰相 (斯10)
- 除了 <以斯帖記> 外,聖經沒有他們的蹤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