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簡介 |
在羅馬帝國年代 (新約),撒馬利亞及猶太地區同被劃分為猶太省,在它們上面的是加利利省 (圖片)。猶太地區及加利利省同為猶太人的聚居處;夾在中間的撒馬利亞地區則是撒馬利亞人居住的地方。三個區域完整的範圍可參考耶穌事奉旅程地圖。
撒馬利亞地區大約就是舊約時期北國以色列的版圖。古時,亞述帝國刻意分散遷移戰敗的民族,透過沖淡文化的政治手腕來控制戰敗國。所以,當亞述於 722 BC 滅北國以色列後,把部份以色列人遷至不同區域 (),而留在撒馬利亞的人則與遷入的外族人同住 (),令後裔夾雜異族血統及信仰文化。他們被統稱為撒馬利亞人。 |
首都及敬拜場所 |
北國以色列的首都就是撒馬利亞城。它作首都的歷史,始於第 6 任王暗利 (880 BC;),直至亡國 ()。圖片中右方山丘是撒馬利亞城所在地,現在已變成一個廢墟。
圖片:Flavio~ @ en.wikipedia.org ![]() 圖片是在山上的撒馬利亞城遺址一角。在新約時代,它是撒馬利亞人的聚居地。 圖片:Ovedc @ en.wikipedia.org ![]()
撒馬利亞人視基利心山為聖山,模仿耶路撒冷聖殿來建他們的殿 (335 BC),最終被哈斯摩尼王朝的猶太人所毀 (129 BC),餘下圖中的石階。當撒馬利亞婦人與耶穌談及「這山」() 時,他們已 200 多年沒有聖殿。
圖片:BiblePlaces @ bibleplaces.com |
與猶太人的關係 |
新約的猶太地區大約就是舊約時期南國猶大的版圖,居民主要為猶大人的後裔,擁有純正的以色列人血統,統稱為猶太人。在羅馬帝國年代 (新約),雖然撒馬利亞及猶太地區同被劃分為猶太省,但猶太人普遍藐視撒馬利亞人 (),原因包括:
聖經中提及耶穌與撒馬利亞人的事情,共有 5 次:
|
延伸閱讀:
|